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硅胶正相柱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硅胶正相柱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硅胶的极性有多大?
硅胶的极性有较大,硅胶别名是硅酸凝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,属非晶态物质,其化学分子式为mSiO2·nH2O;除强碱、氢氟酸外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,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,无毒无味,化学性质稳定。各种型号的硅胶因其制造方法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微孔结构。硅胶的化学组份和物理结构,决定了它具有许多其他同类材料难以取代的特点:吸附性能高、热稳定性好、化学性质稳定、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。
硅胶,极性很小,在柱子上面,基本上是极性大的先出来,极性越小越慢出来正相柱相反,极性大的后出来,极性越小越容易冲出来两者都是分离物质的,没有所谓的分离极性大还是小,只是先出还是后出
mci反相柱是啥?
mci反相柱填料是非极性的,官能团为烷烃,例如:C18(ODS)、C8、C4等。在mci反相柱中,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,这种填料在反相色谱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,它可完成高效液相色谱70~80%的分析任务。由于C18(ODS)是长链烷基键合相,有较高的碳含量和更好的疏水性,对各种类型的生物大分子有更强的适应能力,因此在生物化学分析工作中应用的最为广泛,近年来,为适应氨基酸、小肽等生物分子的分析任务,又发展了CH、C3、C4等短链烷基键合相和大孔硅胶(20~40μm)。
加热稀硫酸溶解硅胶可以吗?
1.取决于样品的性质。一般用硅胶柱,但硅胶柱带弱酸性,有些对酸很敏感的化合物需要过氧化铝柱。硅胶可选用200-300目或300-400目的细硅胶。目数越高,理论上分离效果越好,但吸附强,过起来会更慢一点。
2.洗脱剂和溶解样品的溶剂可以相同,也可以不同,只要能溶解样品并且沸点不要太高,DMF,DMSO就不要用了(除非过反相柱)。对一般实验室常用的正相柱来说,先用良溶剂将样品溶解,加样品量1.5-2倍的粗硅胶(100-200目)拌样,旋蒸上尽量把溶剂旋干(尤其对于极性较大的溶剂)。取合适柱子,加样品量20倍的细硅胶,加入石油醚或正己烷拌成糊状,倒入柱子,加适量石油醚或正己烷,用软棒敲出气泡,把液面压至硅胶面相齐,注意不要压干。把拌好粗硅胶的样品倒入柱子,上面覆盖一层石英砂或无水硫酸钠。柱子就算装好了。
3.洗脱剂的极性选择取决于样品在TLC板上的RF值。常用的洗脱剂体系:乙酸乙酯/石油醚,二氯甲烷/甲醇。用可以使每个点的rf值在0.2左右的极性来依次过出各个点。因此洗脱剂和你所用溶解样品的溶剂没有关系,只和你样品的极性有关。
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的作用是什么?
C18比C8多10个碳,极性就比C8小1、反相柱子:一般适用范围比较大。分离极性比较小的物质。极性强的物质先出柱。ODS就是C18柱子。RP-8和RP-18分别是C8柱子和C18柱子。C18柱子和C8柱子是柱子的碳链的长度不一样的。碳链增长了,也增加了键合相的非极性作用的面积,对保留值和选择性都有影响,随烷基碳链的增长对溶质分离的选择性也增强了.但是对单一或简单组分确实看不出太大区别。
2、正相柱子:一般分离光学异构体和反相柱子不能分离的极性比较大的物质。
APS为NH2柱子另外diol 代表的是球形硅胶邻二羟基丙基醇基柱,正相柱,极性强的物质后出。硅胶柱子的特点是可分离异构体,柱子的载样量大,用于制备分离,不污染收集的流分了,缺点是分析应用不方便,如流动相的含水量应该严格控制,再现性较差,需较长的平衡时间,不适用于梯度洗脱。
碱性化合物在氨基和二醇柱上的保留强,而偶极化合物在腈基柱子上的保留强。里面 有很多内容,希望对你有帮助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硅胶正相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硅胶正相柱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